行在经典的意蕴里
2022-05-09 17:52:22
无锡英才网
望月如钩,隐苍茫云海间。独登楼,见笔砚窗前零散,漫卷诗书,月色入户,和着墨香,勾勒竹简之光泽,不知海棠依旧,不觉明月松照。此时,是人闲桂花落,倍感经典与文化的意蕴深远。 古云:“静思期真,则众妙感会。” “内观形影,则神气常存。” 谈及经典、传统与文化,实是难以捉摸。是在斑驳的木匣中汇藏着的竹简哉?是砚台旁透着淡清墨香的书法哉?是华殿旁铭记历史的浮雕哉?亦或是石窟中文意灵动的壁画哉?悠远又深刻的时光,给了它独到又繁多的表达。而我实在是满怀感激的,感激这值得细细品读的哲理经典,感激在我失意时能慰勉自己“粉身碎骨浑不怕”,在感悟新知时能忆起“为有源头活水来”,在斗志昂扬时渴望“会挽雕弓如满月”,在深深沉醉春色时能望见“杨柳阴阴细雨晴”…… 念去去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,更消几番风雨,春匆匆舍归去。采菊东篱,悠见南山。沿石径缓行,忽闻清泉石上流,竟想到了“上善若水”,温婉却有力,曲折却坚定,润泽生灵,洗涤尘埃。隐约见竹的绿意,“任尔东西南北风”,道尽了那份坚毅。一步连一步,花开花落,化作春泥,归程何期? 游鱼,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,欣然缓行。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”如此澄澈之处,可否有老子的“紫气东来”?人与自然,众妙之门。对“道”的诠释,不仅仅是观景赏景,更升华至道法自然,无为而治。 曲径通幽处,回转,绿竹猗猗,青翠细叶在风的指挥下,轻轻响奏。花香如故,远处岩壁的痕与沟壑似在祭奠哪段历史。清泉石上流,多想在那潺潺流水边抚琴,听低沉的弦音为溪流与鸟鸣的清脆映衬。倏然想到“儒雅”,继而想到“儒”。赞叹汉时的“罢黜百家”,“仁”与“礼”的意义贯彻千年而不衰,滋养心性,升华灵魂,更立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脊髓!时间与历史的长河中,“儒”的智慧不断闪耀着光芒,为世人惊叹着。 归期未有期,又是一轮月。 举杯邀明月,唯有霜满地。 月出皎兮,月出皓兮,月出照兮,苍茫云海也隐不住光泽。秉烛台,翻开泛黄的古籍诗篇,仍在闪烁的,是永恒的文化经典。
通用模板
推荐范文
范文 | 模板
- 王钦若写诗为吃肉 2022-05-11
- 真正的相爱,是彼此成全 2022-05-11
- 我高中的最后一小时 2022-05-11
- 授之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 2022-05-11
常用 | 推荐
- 文明史与师道尊严 2022-05-11
- 郁达夫王映霞是这样把家毁掉的 2022-05-11
- 无人问我粥可温 2022-05-11
- 怨妇三千你独具一味 2022-05-11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