诚信
2022-05-09 17:52:23
无锡英才网
中国人讲诚信由来已久。 早在两千多年前,我们伟大的先贤孔子就曾说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千百年来,多少贤者达人因讲求诚信而声名赫赫,流芳千古。 古人讲求诚信,一不为名,二不为利,只为实现“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”的承诺。明代宋濂,“每假借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”,虽然“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”,也不敢有丝毫懈怠,“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”。正是宋濂的诚信,得到了皇帝朱元璋的信任,让他做太子的老师,到老衣锦还乡。 “言必行,行必果”是每位古代学士的追求和向往。北宋词人晏殊,年幼时被当作神童举荐给皇帝,在对其考试时,晏殊坦然向皇帝说明考试题目是自己刚刚练习过的,要求更换题目,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信品质,并赐给他“同进士出身”。 周石籓在《共城从政录》一文中写道:“所谓诚,其意者毋自欺也。诚则为人,不诚则鬼。”他把诚信与否作为判别人与鬼的重要依据,可见当时诚信之风盛行,文人学士把诚信当成自己品格操守的体现,故诚信为文人学士共所追求。 反观周幽王戏诸侯,为赢得褒姒一笑,点燃烽火,骗得诸侯们千里驰援。但褒姒一笑的背后便是周幽王的失信,失去了诸侯们的信任。以致西戎大举进攻之时,诸侯无一帮援,落得国破家亡,周幽王自己也丢掉了性命。失掉了诚信,也就失掉了别人的信任与帮助,没有诚信是万万不能的。 再观当今世界,失信的现象不胜枚举。毒馒头,瘦肉精,无良商家大发不义之财;坑蒙拐骗,敲诈勒索,贪污腐败,种种失信行为一次次地触碰人们的道德底线。渐渐地,整个社会被这种失信的污秽之气所笼罩,在这污秽之气中,许多人迷失了自我,忘记诚为何物,沦为言而无信之人。 文明在进步,道德怎能后退?何为诚?诚者,必须“有所许诺,纤毫必偿;有所期约,时刻不易”。即要做到以信待人,不食其言,践诺不渝,做到能让他人“心信得过”,这才是一个诚信之人的操守。 诚信之道,其路漫漫而修远兮。古人云:“志不强者智不达,严不信者行不果。”诚信,难;诚信,也易。心中无诚则难,心中有诚便易。古人都可做到诚信,何况今天自恃高度文明的我们呢?让我们积跬步,走成诚信之路;积小流,汇聚成诚信之海。拨开迷雾,重见天日,让我们的社会浸在诚信的氛围中,在明媚的日光下散射出耀眼的光芒。
通用模板
推荐范文
范文 | 模板
- 王钦若写诗为吃肉 2022-05-11
- 真正的相爱,是彼此成全 2022-05-11
- 我高中的最后一小时 2022-05-11
- 授之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 2022-05-11
常用 | 推荐
- 文明史与师道尊严 2022-05-11
- 郁达夫王映霞是这样把家毁掉的 2022-05-11
- 无人问我粥可温 2022-05-11
- 怨妇三千你独具一味 2022-05-11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