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求幸福并发症
2022-05-09 17:52:07
无锡英才网
我们常对身边亲朋好友说“你要幸福哦”。本以为这是一句温情满满的祝福,殊不知会让对方背上“追求幸福”的压力。 英国心理学家西尔维亚·克莱尔做过下面这个实验。有两组实验参与者,其中一组会得到一份假报纸,上面内容大意是宣传“幸福真是好啊”,让人一看就对幸福无限向往。作为对照,另一组会得到另一份假报纸,内容和前者几乎一样,唯一区别就是把所有“幸福”的字眼换成“好的决策”。比如“幸福的人更强壮,有更多亲密朋友”改成“善作决策的人更强壮,有更多亲密朋友”。 接下来,西尔维亚请参与者观看一个喜剧片,读过“决策报”的参与者跟着电影情节,笑得很开心,读“幸福报”的参与者笑点却变得极高,难以开颜。 西尔维娅又对这些人进行追踪调查,发现,无论人们对幸福的定义多么千差万别,把幸福当做头等大事的人,感受到的积极情绪都比其他人少50%,对生活的满意度比其他人少35%。并且,追逐幸福的人比赋予生活其他意义的人表现出的抑郁症状,要多出75%。 西尔维娅得出结论:追求幸福的人对身边的快乐反倒视而不见。越看重幸福越容易感到不幸福,甚至抑郁。 记得小时候,爸爸经常会递给我 5 角钱和一只大碗,让我去村里小卖部打酱油。老板很热情,将酱油倒进碗里,满满的。我两手端着碗,如履薄冰地走在回家路上,生怕滑落一点酱油,被爸爸责骂。 尽管我小心翼翼,眼睛盯着酱油,一步一停,可没走上一小段路,碗的外壁已经沾满流出来的酱油了,回家就被一顿臭骂。某天心情不佳,爸爸又派我去打酱油,我心想无论怎样小心酱油都要溢出来,都免不了挨骂,索性不再管它,倒不如走得痛快些。 我一只手端大碗,另一只手上下摇摆,掌握平衡,心无旁骛地往前走,到家时却惊讶地发现,油面在碗中虽然有小幅晃动,却根本没溢出碗口。此后又多次反复尝试,终于豁然开朗,原来过于关注,用心良苦,却事倍功半;不去计较,坦然处理,却事半功倍。哇,这“打酱油”深含哲理。 前几年,曾因工作和生活上的不如意,遭遇人生低谷,患上严重的失眠症。每天躺在床上一闭眼,就开始担心会失眠,越担心越一夜无眠。烦躁、焦虑、恐惧夜夜如魔兽般吞噬着我。就这样陷入暗无天日的死胡同,我绝望到了冰点,曾一度想到死。整整两年时间,我跑遍大大小小的医院,看了几十位名中医,喝下的中药不少于两百副,失眠症却丝毫未见好转。 直到有天一位中医对我说:“顺其自然,不要过分关注,睡不着就起来看看书,听听音乐,不要老想着失眠的事。接受,才是变好的开始。” 一语惊醒梦中人。回来后,我开始改变自己,睡不着时就起身读读《道德经》《庄子》,写写博客。慢慢地,我不再烦躁,不再焦虑,学会与自己温柔静处,明白了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,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。不再关注失眠的事,不知不觉,失眠症竟不治而愈。 老子说“为无为,则无不治”。越苦苦追寻,越容易失去;越释然豁达,却在不经意间得到。世间万物莫不如此。
上一篇: 外公的桥
下一篇: 没有汽车的城市会怎样
通用模板
推荐范文
范文 | 模板
- 王钦若写诗为吃肉 2022-05-11
- 真正的相爱,是彼此成全 2022-05-11
- 我高中的最后一小时 2022-05-11
- 授之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 2022-05-11
常用 | 推荐
- 文明史与师道尊严 2022-05-11
- 郁达夫王映霞是这样把家毁掉的 2022-05-11
- 无人问我粥可温 2022-05-11
- 怨妇三千你独具一味 2022-05-11





